一、對接產業結構,優化學科專業布局
學校主動服務“一帶一路”、“中國制造2025”、雄安新區建設、美麗河北等發展戰略,適應行業和地方產業發展趨勢,不斷拓展專業優勢,通過專業結構調整,集中力量打造優勢專業集群,發揮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,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全方位融合。根據學校“立足河北,融入承德,服務石油,輻射全國”的辦學定位,依托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計劃,融入新一代信息技術,優化升級面向石油石化產業鏈的專業,整合提升面向現代智能制造領域的專業,開發建設面向現代服務新業態的專業,重點打造以“石油工程技術專業群”、“石油化工技術專業群”為核心、“智能制造專業群”、“儀器儀表專業群”、 “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群”、“商貿服務專業群”、“建筑工程專業群”為主體的“兩軸五鏈”適配產業發展的專業群布局。目前學科專業布局涵蓋工學、管理學、文學3個學科、10個專業大類、46個專業。
二、立足服務面向,加強專業內涵建設
學校深入實施特色品牌專業建設工程,堅持“開放辦學、產學結合、崇尚實踐、強化應用”的辦學特色定位,進一步創新和發展了“工學并舉、道藝兼修”的人才培養模式。學校遴選了一批緊貼產業發展、校企合作深入、技術協同創新能力強、人才培養質量高的骨干專業,并在政策、資金、實訓條件、師資建設等方面重點傾斜、著力打造高水平品牌專業建設體系。
學校重點建設專業群、專業一覽表
序號 |
級別 |
類 型 |
專 業 |
1 |
國家級 |
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 |
石油工程技術專業群 |
2 |
國家級 |
國家級示范專業 |
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 |
3 |
國家級 |
國家級示范專業 |
石油工程技術專業 |
4 |
國家級 |
國家級示范專業 |
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 |
5 |
國家級 |
國家級示范專業 |
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 |
6 |
國家級 |
國家級示范專業 |
電氣自動化技術 |
7 |
國家級 |
全國高工專示范專業 |
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 |
8 |
國家級 |
全國高工專示范專業 |
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 |
9 |
國家級 |
全國高工專示范專業 |
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|
10 |
國家級 |
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專業 |
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|
11 |
國家級 |
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專業 |
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 |
12 |
國家級 |
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 |
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 |
13 |
國家級 |
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 |
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 |
14 |
國家級 |
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 |
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 |
15 |
國家級 |
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 |
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 |
16 |
國家級 |
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 |
工程造價專業 |
17 |
省級 |
河北省特色高水平專業群 |
石油工程技術專業群 |
18 |
省級 |
河北省特色高水平專業群 |
石油化工技術專業群 |
19 |
省級 |
省級示范專業 |
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 |
20 |
省級 |
省級示范專業 |
酒店管理專業 |
21 |
省級 |
省級示范專業 |
汽車電子技術 |
22 |
省級 |
省級示范專業 |
石油化工生產技術 |
23 |
省級 |
省級示范專業 |
熱能動力設備與應用 |
24 |
省級 |
河北省特色專業 |
油氣儲運技術專業 |
25 |
省級 |
河北省特色專業 |
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 |
26 |
省級 |
河北省特色專業 |
應用化工專業 |
27 |
省級 |
河北省特色專業 |
電子自動化專業 |
28 |
省級 |
河北省特色專業 |
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 |
三、突出優勢特色,拓展專業辦學層次
學校深化與河北科技大學、北華航天工業學院聯辦工程教育本科試點專業改革,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、化學工程與工藝、電氣自動化、車輛工程、軟件工程、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等8個工程教育本科試點在校生達960人。為中國石油、浙江萬華、大唐國際等企事業單位培養“現場工程師”1000余人。各專業參照《華盛頓協議》認證標準等國際先進的工程教育理念構建了以職業需求為導向、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、以產學結合為途徑的工程教育本科培養模式,推行項目教學、案例教學、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,側重于工程一線生產和經營管理的能力的培養。四個試點專業的實踐教學學時比例均達到了50%左右,專業核心課程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,形成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,為學校深化專業改革,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奠定良好基礎。
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學,擴大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職業教育合作,提升國際化合作辦學水平。與德國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深化機械制造與自動化、應用電子技術、應用化工技術、汽車制造與維修技術4個專業的合作辦學,深入探索專業植入外方課程、教學植入外方師資和管理的合作模式。與韓國新羅大學聯辦軟件技術、電子商務和會展策劃與管理3個合作辦學專業,完善了學校在人文和信息技術領域的國際化專業建設。目前學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達到7個,在校生超過500人,畢業生超過到800人,累計赴國(境)外高水平院校繼續深造的學生人數近300人。
學校與境外高水平院校的交流與合作,學習并引進適合我校學情的以實踐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、職業標準、教材體系和數字化教育資源等,取得豐富專業建設成果,我校連續榮膺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。